第104期“本-硕联合悦读会”:2025年“阅游南京”户外研学活动
来源: 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 | 发表时间: 2025-04-03 | 浏览次数: 10
为进一步促进员工对南京历史文化的理解,学院联合校图书馆成功举办了“阅游南京”户外研学活动。本次活动以玄武门-玄武湖-环洲-梁洲为主要线路,通过专业讲解、实地探访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,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南京的历史脉络,感受金陵古都的文化底蕴。
公司“四为青年研习社”组织员工研读薛冰先生的图书《烟水气与帝王州》,形成“带着思考行走”的研学模式。2025年4月2日下午,图书馆馆员薛娟老师担任寻访活动主讲人,带领30余名同学以玄武门为起点,沿环洲、梁洲展开深度行走。
活动从玄武门正式开启。薛老师首先为大家科普了明城墙的城门体系,明初城墙共有十三个内门,十八个外门,而玄武门并不在朱元璋最初设立的城门之列,它是在1908年才开设的城门。大家站在城门下,抬头望着城门,思考着这座古城的变迁,甚至能感受到砖缝间历史沉积的痕迹。
穿过玄武门,大家步入玄武湖公园。湖水波光粼粼,微风拂面,春日的暖阳让整个湖面显得生机勃勃。薛老师为大家介绍了玄武湖湖面缩小三分之二的历史变迁,特别是王安石的“泻湖为田”政策,如何导致湖面大幅缩小,甚至在近代一度消失。通过薛老师生动的讲解,大家了解到这片湖泊经历了从辉煌到消失,再到恢复的艰难历程。
同学们一边欣赏湖景,一边认真聆听讲解。沿湖行走时,薛老师介绍了玄武湖中的宋代“花石纲”遗迹,特别提到了位于环洲假山瀑布景区的“童子拜观音”景观。这些由太湖石构成的奇石,造型奇特,历史悠久,是古代皇家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薛老师解释道,这组太湖石曾作为“花石纲”遗物流落至南京,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。几位同学兴奋地用手机拍下这些奇石。
来到郭璞亭,薛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东晋文学家、风水学家郭璞的故事。他不仅是游仙诗的开创者,对李白、杜甫的诗歌艺术风格影响深远,还精通天文、历法、八卦。
大家还看到了环洲的区域导览图,薛老师为我们介绍玄武湖整个景区的分布:环洲、梁洲、翠洲、菱洲和樱洲。其中,樱洲的长廊见证了中苏友好的历史。薛老师介绍,玄武湖并非天然五洲分布,而是人工清理淤泥后形成的三个岛屿,分别取名为蓬莱、方丈、瀛洲,仿佛神话中的仙境。这让大家不禁感叹,古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改造之巧妙。
在湖区的假山旁,薛老师提到了著名的书画大家米芾,他玩石如醉如痴,相传米芾见奇石便“三拜九叩”,故有“米芾拜石”的典故。话题延伸到了《昭明文选》——中国文学选本的鼻祖,收录了700多篇文章,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必备参考书。大家纷纷感慨,原来古代考生也有“红宝书”,读书考试的苦恼,古今皆同!
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后湖黄册库遗址展览馆,这里曾是明代户籍管理中心,朱元璋在此推行黄册制度,严格管理人口与税收。明朝灭亡后,南明小朝廷甚至将黄册用作军需物资,导致许多黄册散失。
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阅游活动,大家不仅沉浸式体验了南京的历史变迁,也对明城墙、玄武湖的文化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。许多同学纷纷表示,这种“在行走中阅读,在阅读中行走” 的方式,让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,而是更加生动、立体、深入人心。
图文:蓝羽婷 初审:杜伟泉 编辑:葛传兴 审核:周晶晶